滨江最后的城中村要拆了 回迁安置房都在“黄金地段”

搜狐焦点杭州 2019-06-11 08:48:3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昨日起,滨江的联庄二期整村拆迁已进入集中签约环节,这意味着,再过不久,滨江最后一个城中村将彻底消失。

来源:杭州日报

宝龙城东安置房项目

联庄二区安置房项目

记者 孟娇 通讯员 丁珍洁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宋桔丽

昨日起,滨江的联庄二期整村拆迁已进入集中签约环节,这意味着,再过不久,滨江最后一个城中村将彻底消失。

早上8点多,联庄二期的居民来大伯就来到了拆迁指挥部,签字、按手印,领取拆迁签约顺序号。“还不错,拿到13号!”来大伯笑着说,“以后选回迁安置房,我们就排在第十三个挑,挺靠前了。”来大伯今年70岁,这是他家经历的第二次征迁了。

地处江南大道和伟业路交叉口西北角的联庄二期,可谓黄金地段,沿着伟业路向北可直达钱塘江边,在建的地铁6号线就在附近,浦沿街道联庄社区、新生社区,长河街道的长一社区共175户居民居住于此,周边高楼林立,属于典型的城中村。

这里自上世纪90年代经历土地征收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来大伯和老伴朱阿姨指着家门口的桂花树说,“房子建好时就种下了,如今小树已经变大树了!”

从“万斤棉场”到“小香港”

来大伯打出生起就没有离开过联庄,在他的印象里,大约在40年前,这片土地都是以种棉麻为主的,“这里可是‘万斤棉场’!”来大伯回忆,“那时这里的农民‘垫肚饱’,算是过得比较好的,当然了,跟现在没法比!”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联庄成了高新区排名前列批启动城市化建设的地方,土地陆续被征用,联庄的很多农民也成了居民户。随着高新区实现跨江发展,恒生、UT斯达康等企业纷纷落户,联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左右,很多居民跟来大伯一样,都住进了多层民居,过上了“包租公”的生活。

来大伯家4层的小楼,房间多的时候,一年的租金能有五六十万元,不少房客都是周边打工的“技术员”!

住在联庄的外地人,曾经把这里誉为滨江的“小香港”,那时这里一楼民宅是店铺,下班的白领在楼下吃吃喝喝,放松过后上楼睡觉。社区书记韩虎根说,“这里本地居民才3200多人,外地人却有15000多人!”

向城而生,联庄居民将过上更精致的城市生活

看着一楼墙上张贴着孙子从小到大的奖状,朱阿姨对搬离老宅还是觉得“不舍”,但她最终和丈夫决定支持拆迁工作。来大伯说,放眼滨江的未来,“不方便都是暂时的,未来的生活会更好的!”

尽管“包租公”的日子结束了,但来大伯很期待联庄的未来,“在建的地铁站旁,将有我们的集体经济,三产搞上去,我们集体将更富裕!”

“四年内,联庄的居民就能回迁,搬到新家去!”社区书记韩虎根对签约的居民说,联庄二期居民要住的安置房,“建得快、位置好,品牌代建!”据悉,这175户居民将有两处安置房项目选择。

其中,宝龙城东安置房项目,位置是特别的黄金地段,可建地上建筑面积约98000平方米,有100平方米、150平方米两种户型,目前已在桩基施工中。

另外,联庄二区安置房项目,可建地上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总包代建招投标,方案设计优化中。

安置房建好前,联庄二期的居民将住进冠二东片区块的过渡房中。据悉,过渡房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现在已经顺利施工了。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签约当天,就有117户居民完成签约,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社区书记韩虎根说,签约这么顺利,多亏居民们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在拆迁工作中会一直坚持‘心系百姓、为民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拆迁。整村拆迁不是‘拆后了事’,接下来,我们仍将积极回应居民诉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