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再深化,书记局长解读余杭发展

搜狐焦点杭州 2018-08-10 09:40:2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8年走过一半,余杭交上了亮眼的“半年报”。近日召开的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肯定了成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求高质量、争当排头兵,奋力续写新时代“八八战略”余杭篇章。

2018年走过一半,余杭交上了亮眼的“半年报”。近日召开的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肯定了成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求高质量、争当排头兵,奋力续写新时代“八八战略”余杭篇章。

由此,余杭发布特推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贯彻区委全会精神“书记局长访谈”系列报道。

今天,小余儿邀请到了余杭区五个重大产业平台的党工委书记,听听他们的介绍,余杭区的这五个重大产业平台是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如何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走出新征程的。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树立全省标杆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沈昱

产业为王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是开发区坚定不移的主旋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报表。”沈昱认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挖掘高质量发展源泉

“产业是基础,创新则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在沈昱眼中,着力推进“创新余杭”和“科技型开发区”的建设,方能为这些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产城融合 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高质量发展不能成为产业的专属,要成为全民的福祉。”沈昱表示,产城融合跟着经济发展同步走,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晨曦下的梦想之城 王凯摄

临平新城

做好创新文章 走好创新之路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临平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敏华

创新:发展的排名前列动力

创新是引领临平新城发展的排名前列动力,近年来临平新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一核心动能。

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

想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其实大有文章可做,核心就是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临平新城将继续做好创新文章,走好创新之路,把创新二字融入时尚、产业互联网、电商三大产业以及艺尚小镇、产业互联网两个小镇的发展。

创新:没有完成时

产业发展模式要创新、招引客商方式要创新……关于创新,临平新城正在做的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未来科技城

在“八八战略” 指引下争当余杭发展排头兵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陈夏林(左一)

集聚优势 搭建创新创业好平台

挂牌以来,未来科技城充分发挥体制、区位、生态等优势,快速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推动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打造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营造了求才若渴、惜才如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四个行动” 谱写“未来”新篇章

在新的起点上,杭州未来科技城也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建立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更加精准的政策导向,建设更加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打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用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式,谱写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新篇章。

良渚新城

积极打造国际化 城北副中心

△良渚新城、良渚街道 党工委书记黄德伟

高标准城市定位

“高标准定位,才能立足长远。”黄德伟说,良渚将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智慧城市、国际化城北副中心的高站位,重点围绕国际商务区、良渚文化村、运河文化村三大城市核心,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城市花园、地下空间、地下管廊、公共服务等十余项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全方位提升良渚城市品位。

高质量发展经济

良渚正以打造智慧城市为导向,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动能转化,引进高端产业与高端人才,着力构建“3+8”产业体系。

高品质提升环境

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离不开软硬环境的提升。一方面,良渚将全面加强全域基础整治,另一方面,以打造田园城市为目标,让良渚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品质之都。

高水平社会治理

良渚将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设,完善基层基础、综合治理等体制机制,推进平安建设,同时加快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步伐,关心关注百姓生活,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良渚新城效果图

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力图在经济跨越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指挥部 常务副总指挥孟志刚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仁和基地重新升级为区级平台后,我们对基地的产业规划进行了梳理完善和优化,提出‘一智三新’的定位,即全力招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项目,在引入企业时还制定了一系列考核体系。”孟志刚认为,基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仁和基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发展这条路,着力在产业招引和门槛设置上下功夫。

注重“最美园区”打造 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完善的功能设施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打造基地核心竞争优势,吸纳和聚集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前提。”在环境提升上,孟志刚认为仁和基地在打造杭州北部先进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区的过程中,更要关注生态环境、基础环境、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打造,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五个重大产业平台发挥着带头作用,

希望余杭接下来的经济报告成绩单,

将会更加亮眼!

来源:余杭发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